本報記者 張博嵐攝
"> 吉林通化集安市鴨綠江河谷地帶。
本報記者 張博嵐攝
集安市鴨江谷酒莊有限公司供圖
"> 外國游客在鴨江谷酒莊體驗采摘冰葡萄。
集安市鴨江谷酒莊有限公司供圖
受訪者供圖
"> 加拿大釀酒師多米尼克·大河在品嘗葡萄酒。
受訪者供圖
包 洋攝
"> 在通化·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(jié)現(xiàn)場,人們身著盛裝,跳起朝鮮族長鼓舞,傳遞豐收的喜悅。
包 洋攝
審圖號為吉S(2025)014號
" style="max-width: 100%; text-wrap-mode: wrap;"> 圖片來源:吉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
審圖號為吉S(2025)014號
牛延章攝
"> 俄羅斯葡萄酒專家在鴨江谷酒莊開展山葡萄產(chǎn)業(yè)調(diào)研。
牛延章攝
張洪銘攝
"> 集安市致力于打造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。圖為集安市區(qū)鳥瞰。
張洪銘攝
吉林通化市被稱為“北國山城”,2/3以上面積是山區(qū),山中多奇珍。綿延的長白山,生長著超過2000種植物。特別是柳河縣至集安市一帶山間,盛產(chǎn)野生山葡萄。
野生山葡萄,滿語稱“阿木魯”,是中國特有珍稀葡萄品種。抗寒、高酸、低糖,果穗完整、色澤純正、香氣濃郁、營養(yǎng)豐富,是極佳釀酒原料。當?shù)鼐用窈茉缇陀幸陨狡咸厌劸频牧晳T。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葡萄酒“暖腰腎,駐顏色,耐寒”,具有益腎美容效果;清代《柳河縣志》稱,“有新法所制之果子酒,如狀元紅、玫瑰露等”,說明坊間品種繁多。上世紀30年代山葡萄酒實現(xiàn)工業(yè)化生產(chǎn),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僅有的3個能生產(chǎn)山葡萄酒的國家之一。當時由蘇聯(lián)工匠制作的大量貯藏山葡萄酒的橡木桶,至今已成文物。
新中國成立后,通化葡萄酒一度成為中國葡萄酒出口大戶,是聯(lián)通世界、傳遞友誼的“外交名片”。如今,通化山葡萄經(jīng)過人工選育及雜交育種,釀出品味多樣的醇醪,使這座邊陲小城以“東方波爾多”馳名國際、締誼周邊。
“紅色國酒”——
閃閃發(fā)亮的“外交名片”
走進深4.5米、恒溫15攝氏度左右的通化葡萄酒廠地下貯酒窖,濃郁酒香撲面而來。一人多高的巨型酒桶,在200米縱深通道內(nèi)整齊陳列。這座酒窖是世界最大的大橡木桶地下集群式儲酒窖,共有大橡木桶772個,桶容量3至8噸不等,可貯藏葡萄酒6000噸左右。
“這些是用長白山百年橡木制作的酒桶,最早的酒桶可追溯至上世紀30年代。那時,一批聘請來的蘇聯(lián)技工幫忙制作橡木桶?!蓖ɑ咸丫乒煞萦邢薰臼紫劸茙焽P華介紹,橡木桶板材選取標準非常嚴格,“需要用工具順著樹干紋理切割或劈開,最后按照木板紋理拼裝橡木桶。在橡木桶里陳釀,可使山葡萄酒的品質(zhì)更加醇厚獨特?!?/p>
通化位于北緯40度至43度之間,屬于世界葡萄種植黃金緯度帶,具備種植優(yōu)質(zhì)葡萄的氣候與地理條件。新中國成立后,通化葡萄酒成為我國唯一以城命名的葡萄酒品牌,多次亮相國慶宴會、接待外賓等重要場合,成為“紅色國酒”。1949年,通化葡萄酒和汾酒一起成為開國大典專用酒。1954年,周恩來總理率團出席日內(nèi)瓦會議,精心準備的外交禮品中就有通化葡萄酒。數(shù)十年來,通化葡萄酒都是接待外賓的國酒,尼克松、田中角榮、撒切爾夫人訪華時都曾品嘗。因此,通化葡萄酒當年有中國輕工業(yè)“外交名片”之稱。
通化葡萄酒地下貯酒窖,是中國最早的地下酒窖之一,1983年,國家投資對酒窖進行擴建后,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“野生山葡萄”原酒貯藏窖。2013年,酒窖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吸引了更多中外游客到此感受中外品飲文化的交流互鑒。
獨特選育——
“中國風味”走向世界
鴨綠江蜿蜒于長白山,迎著南來的暖濕氣流,使地處東北的通化春風早度、秋霜晚至、夏無酷暑、冬無至寒,是少有的能種植出適合釀造頂級“冰葡萄酒”的絕佳區(qū)域。
所謂冰葡萄酒,是指用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的甜型葡萄酒。葡萄必須在溫度低于零下8攝氏度的自然環(huán)境中結冰后采摘,趁冰凍狀態(tài)壓榨。
葡萄酒業(yè)內(nèi)有一個共識:好酒不是產(chǎn)出來的,而是種出來的,葡萄品種的選育格外重要。1997年,通化葡萄酒廠成立研究小組,赴全球最大冰酒生產(chǎn)國加拿大考察。2003年,加拿大釀酒專家多米尼克·大河受邀來到通化,幫助讓加拿大葡萄品種“威代爾”適應通化風土,實現(xiàn)規(guī)?;N植。
“‘威代爾’是一種耐寒葡萄品種,在加拿大氣候下生長良好。在通化,我們從不同葡萄園的小規(guī)模試驗田開始,追蹤葡萄生長情況、糖酸水平及風味?!倍嗝啄峥苏f,“最終,‘威代爾’從最初幾公頃試驗田擴展到大規(guī)模商業(yè)化種植。這是一次真正的合作,融合了加拿大的專業(yè)知識和中國葡萄酒廠的不懈嘗試?!?/p>
回加拿大后,多米尼克給同行帶去了通化的冰酒和晚熟山葡萄?!拔野言诩值囊娐剮Щ丶幽么螅ɑ南鹉就搬勗?、冰釀技術讓我們感到很驚喜,這種交流互鑒可以從技術層面提升加拿大冰酒釀造水平?!倍嗝啄峥苏f,“通化的經(jīng)歷給我?guī)淼闹匾?jīng)驗是:要了解當?shù)貧夂颍⒏鶕?jù)當?shù)貧夂蛘{(diào)整一切——葡萄、葡萄園、釀酒工藝?!彼J為,這些收獲,對他近年來到其他國家?guī)椭x定品種、提升釀造技術等很有用。
通化從未放棄山林的自然饋贈。當?shù)仄咸丫茝S早年嘗試用野生山葡萄釀造冰酒,但由于酸度不適或不耐風干,均以失敗告終。隨著持之以恒研究試驗,通化終于為世界冰酒增添了釀酒的新葡萄品種。
“經(jīng)過幾十年的科學培育,通化已產(chǎn)出以‘北冰紅’‘雙優(yōu)’‘雙紅’為代表的山葡萄品種?!眹P華說,“‘北冰紅’是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院特產(chǎn)研究所培育出的全球首個釀造冰酒的山葡萄品種,在樹上自然掛果至冰凍,可直接壓榨并釀制出深寶石紅色色澤,具有濃郁悅人的蜂蜜、紅棗、葡萄干復合香氣的酒。這意味著‘中國風味’邁進世界冰酒界。”
香飄海外——
美酒引來四海賓朋
6月底,一張獲獎證書,讓集安市鴨江谷酒莊總經(jīng)理孔慶森興奮不已。
“冰酒已經(jīng)拿了不少獎,以‘北冰紅’山葡萄釀造的干紅葡萄酒摘得國際大獎,卻是頭一回。”得知獲得2025年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金獎的消息,孔慶森說,“這是真正的中國葡萄中國酒,這些葡萄為集安打造了一張國際‘金名片’?!?/p>
集安市位于通化南部,北倚長白山老嶺山脈,南伴鴨綠江。獨特的地理環(huán)境形成了優(yōu)越的小氣候,鴨綠江河谷產(chǎn)區(qū)是我國唯一以地域江河命名的葡萄產(chǎn)地。
近年來,通化葡萄酒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積極參與多項國際大型葡萄酒賽事。在地下酒窖,孔慶森拿起一瓶葡萄酒介紹:“這就是剛獲獎的酒品,香氣濃郁?!弊郎详惲兄鄰垏H葡萄酒大賽的獲獎證書。“日本、韓國、俄羅斯、澳大利亞、奧地利等國家的釀酒師和酒莊負責人都曾來這里參觀,對中國葡萄酒的獨特風味和技術充滿好奇。”孔慶森說。僅小城集安生產(chǎn)的葡萄酒,已在國內(nèi)外葡萄酒大賽中獲得獎項近百個。從參賽到獲獎,再到屢獲金獎,一張張證書,見證通化葡萄酒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,也記錄下通化以酒為媒、促進中外交流的歷程。
“走出去,才能知道我們的酒到底做得怎么樣。”集安市山葡萄酒研發(fā)中心負責人孫延鋒清晰記得,10多年前集安葡萄酒初次參加國際賽事時的情況,“大家心里直打鼓,對于結果既期待又焦慮。結果頭一次參賽便獲獎,讓我們釀葡萄酒更有底氣?!?/p>
以酒為媒,既要讓美酒香飄海外,也要引來四海賓朋。借助葡萄酒搭起的橋梁,邊境小城的國際往來日益密切,中外人文交流活躍。每到冬日,集安冰葡萄采摘的獨特景觀令人稱奇。大地山巒銀裝素裹,葡萄葉已落光,枝上卻仍掛著一串串圓潤的紫色“珍珠”。這些傲霜斗雪的冰葡萄,便是“北冰紅”。近年來,集安辦起“冰酒節(jié)”,吸引俄羅斯、法國等國的葡萄酒專家、愛好者及游客觀賞獨特景觀,品嘗別致風味。
德國品酒師喬治·菲利普和妻子第一次踏上吉林土地,目的地便是集安?!翱诟泻芮逍?,酸度和糖度都很合適。”擔任過多個葡萄酒國際大賽評委的菲利普給予“北冰紅”冰酒充分認可。走過多個葡萄酒產(chǎn)區(qū),菲利普夫婦對通化葡萄酒印象深刻,“通化產(chǎn)的冰酒承載著獨特的風土氣息,在葡萄酒產(chǎn)品中有著鮮明烙印”。
美酒飄香,交流互鑒的樂章悠揚。東北邊陲,口感醇厚、果香濃郁的通化葡萄酒,以獨特風味會客世界,講述著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的故事。
鏈接·吉林通化
通化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,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,是東北東部大通道的重要樞紐,也是吉林省向南開放的重要窗口。
近年來,通化市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合作,與俄羅斯馬加丹市、韓國首爾市松坡區(qū)締結友好城市關系,同時持續(xù)深化與奧地利沃爾福特市、日本島根縣松江市的交流聯(lián)系。舉辦“中國通化·奧地利冬季運動高峰論壇暨滑雪比賽”“中國通化·長白山國際醫(yī)藥健康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論壇”“第三屆國際富勒烯科學研討會”“‘心養(yǎng)天地間 暢游在通化’外籍旅游達人、權威媒體走進通化活力冰雪之旅主題活動”等,搭建起跨國交往橋梁,既促進了科技、文化的互鑒共賞,也為經(jīng)濟、文旅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筑牢根基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18日 16 版)